设为首页
  • 用户名:
  • 密 码:
  •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社科网站 > 社科研究 > 学术年会

省社科院“历史文化·特色龙江”学术专场会议综述

发布日期:2009-03-11 09:31:08  新闻来源:  编辑:管理员

       2008年10月11日,由省社科院与省社科联共同主办的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历史文化·特色龙江”学术专场在省社科院召开。省社科院党委书记艾书琴代表主办单位致词,省社科联副主席刘幸到会祝贺并讲话,省社科院院长曲伟主持会议。省社科院副院长朱宇、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刘伟民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省艺术研究所、省民族博物馆等从事历史文化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代表及新闻媒体记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一、会议主题鲜明、学术水准较高,对推动我省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学术专场以“历史文化·特色龙江”为主题,共推选出12篇论文进行会议交流。
     省社科院犹太研究中心李述笑研究员作了题为《论哈尔滨历史文化的共生性和多元化》的主题发言。他指出,这种共生性表现在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各个层面。文化共生现象导致多元化的文化形态,共生的历史环境造就了哈尔滨近代多元的以中西文化交融为特质的移民文化;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王为华副研究员从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保护问题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全球化浪潮中,少数民族在固守民族文化阵地、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如何使本民族的文化寻求创新与发展;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郭淑梅研究员在其题为《“红色之路”与哈尔滨左翼文学潮》的主题发言中,介绍了哈尔滨左翼文学的起源和艺术价值。指出其生成取决于哈尔滨传播马克思主义俄苏文学的“红色之路”、“华洋杂处”的城市文化底色和自由表述的城市文化精神两大地域资源;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孙亚强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的几点思考》。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族传统节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文化底蕴,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和谐人文环境;省社科院历史所王敬荣副研究员详细阐述了黑龙江边官与清朝晚期边疆经济开发的进程,他指出,边官推动黑龙江地区近代经济发展的功绩不应该被遗忘;哈尔滨市政府张士佑女士通过对“马迭尔绑票案”发生历史背景的回顾,历史地分析了当时列强在哈尔滨的激烈角逐;黑龙江大学满语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赵阿平教授就满语文献保护调研与整理开发、满语文献与历史文化深层次综合研究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应该通过对满语文献与历史文化的深层次研究,发掘满族文化精神中的精髓,研究其治国方略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借鉴;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栾继生教授对石室祝文的可靠性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热情,对《魏书》史料与石室祝文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对比,认为石室祝文刻于当时,是原始档案,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应以石室祝文为基点,结合传世文献,加以综合研究;省民族博物馆张敏杰副馆长主张对“赫哲族鱼皮纹饰”予以应有的关注。她认为,鱼皮纹饰是别具特色而又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赫哲民族历史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对打造龙江品牌文化及促进国际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省社科院历史所魏国忠研究员在其题为《试论黑龙江地区历史的“特色”》的主题发言中,逻辑地再现了黑龙江地区“资源丰富、地杰人灵”、“入主中原、君临全国”、“反抗压迫、抵御外侮”、“不断进取、锐意争先”、“开放包容、和谐交融”、“顾全大局、默默奉献”的鲜明历史特色;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周喜峰教授对中国军队反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战争给予了特别关注,认为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满族、蒙古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锡伯、赫哲族、费雅喀以及汉族等各民族军民广泛参加了这场战争,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省社科院犹太中心副研究员韩天艳对通过哈尔滨犹太社区民族教育的研究,历史地再现了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独特的教育理念和非凡的教育实践,并认为哈尔滨犹太社区的民族教育富有成效,为保存和继承犹太民族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会议对推进我省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利用,提升龙江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参会人员的代表性上看,既有省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历史文化教学和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也有从事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工作部门的专家。此次研讨活动为我省历史文化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交流打造了一个互动的平台,对挖掘我省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龙江特色文化品牌,全面提升龙江的文化品位,塑造龙江的优秀文化形象,促进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尽快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提升我省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省社科院副院长朱宇认为,本次学术会议意义深远,对推动全省社会科学尤其是历史文化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对推动省社科院科研、教学有很大帮助;对院际、所院、人际之间经验和感情交流有很大帮助。
     三、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学术机构服务我省提升文化软实力积累了经验
     为成功举办此次学术会议,省社科联制定了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规划,省社科院专门成立会议筹备小组,制定了《2008年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省社科院“历史文化·特色龙江”学术专场工作方案》,筹备小组向每位论文作者发出参会邀请,并在会议细节上严格把关,按照召开国际研讨会的标准设计,力争打造一次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学术会议。
省社科院院长曲伟在总结会议时,用6个“好”对年会总体特点进行了概括,即好在报告人表现突出,好在学术主持人主持得好,好在与会代表热情高,好在学术气氛浓,好在老中青的结合,好在有省社科联成功搭建了平台。他还谈到,此次学术年会是一次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发布会,是一次经验的交流会,也是一次合作的会议,为我省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2007-2015 黑龙江社会科学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本站内容或建立镜象
电话:0451-53635257 邮编:150001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  技术支持: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