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用户名:
  • 密 码:
  •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社科网站 > 社科规划 > 规划公告

关于我省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标立项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2008-07-03 09:33:37  新闻来源:  编辑:管理员

  

    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6月在北京结束。我省有26项课题获得批准立项资助,共获项目资助基金231万元,这是我省历年来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中标最多的一年。
    一、申报立项总体情况
    根据全国社科规划办最近发布的通报显示,今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个学科共受理申报课题18353项,比去年同期增加2126项,增长13.1%。通过匿名通讯初评和会议评审从3800多项通讯初评入围课题中遴选出1588个立项资助课题,平均立项率为8.6%。今年我省共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67项,比去年同期增加133项(去年申报234项),增长幅度为56.8%,除考古学外其余21个一级学科均有课题申报。通过匿名通讯初评和会议评审我省共有64项课题入围,比去年同期入围数量增加17项(去年入围47项),入围比例增长36.2%。其中哲学、应用经济、语言学等11个学科,共有26项课题获立项资助,平均立项率为7.1%,比去年同期增加6项(去年全省获立项资助20项),立项比例增长30%。另外,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段光达教授申报的“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课题经2008年1月“新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会议批准,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这是我省首次获得此类项目的资助。
    二、申报立项的主要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得力。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对今年申报工作提出明确具体要求,省社科规划办迅速制定方案下发文件,对全省申报工作做出具体的安排部署,并先后深入到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省委党校等科研单位现场指导申报工作,在组织申报工作中把握导向,严把申报质量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省属各高校和省直各社科研究单位领导也高度重视,亲自动员,科研管理部门明确责任,精心组织,为我省今年申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黑龙江大学在充分尊重申报人员自由申报的前提下,注重鼓励中青年学者申报青年项目,努力在提高申报质量上下功夫,取得了申报89项,中标11项,其中含青年项目5项的可喜成绩。哈尔滨师范大学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两次组织召开各院系科研院长会议,部署落实申报工作,通过组织讲座及编辑《科研简报》的形式向科研人员介绍申报技巧,取得了申报44项,中标6项的好成绩(去年中标1项)。省委党校为鼓励广大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提高科研水平,颁布了《关于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补充规定》,进一步推动了申报工作的开展,申报数量和中标数量均创历年新高。省社科院制定了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院内奖励办法,加大对申报立项课题的激励力度,对立项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匹配,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申报积极性。
    二是坚持正确导向,重点突出。我省今年各学科申报立项的课题都严格依据 «课题指南» 要求,围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确立设计选题,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突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研究,突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对策研究,突出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相关重要问题的研究,突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如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赫修贵教授申报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省社科院高洪贵副研究员申报的“我国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黑龙江大学郭渊副教授申报的“地缘政治与南海争端”、 哈尔滨理工大学李敬波副教授申报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等课题都具有课题论证材料充分翔实、逻辑结构严谨和理论评述说服力强的特点。
    三是中标单位分布广泛均衡。据统计,这次中标课题主要分布在省属高校、省社科院和省委党校等8家单位,在26项中标课题中,分别为黑龙江大学中标11项,占全省中标立项的42.3%,仍保持位居全省龙头地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标6项,去年仅中标1项,比去年有大幅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今年的申报工作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取得了申报4项,中标2项,中标率达50%的可喜成绩,定将有力激发从未中标的高校、社科研究单位组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其它中标立项课题分别为省社会科学院2项,省委党校2项,东北农大1项,哈尔滨商业大学1项,哈尔滨理工大学1项。
    四是学科齐全,布局合理。按研究类型统计,今年我省中标课题主要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三大类,其中基础研究类16项,占中标总数的61.5%;应用研究类8项,占中标总数的30.8%;综合研究类2项,占中标总数的7.7%。按学科分布统计,今年我省中标课题主要涉及到11个学科,其中应用经济中标7项,占26.9%;语言学中标4项,占15.4%;哲学中标3项,占11.5%;政治学中标2项,占7.7%,;法学中标2项,占7.7%;中国文学中标2项,占7.7%;外国文学中标2项,占7.7% ;国际问题研究中标1项,占3.8%;社会学中标1项,占3.8%;图书情报与文献中标1项,占3.8% ;人口学中标1项,占3.8%。黑龙江大学刘惠林教授申报的“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是我省第一次在人口学学科获中标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郭崇林教授申报的“满-通古斯语民族萨满叙事研究”、 张志军教授申报的“俄汉语时空范畴的对比研究”,黑龙江大学黄忠廉教授申报的“基于语料库的严复变译思想研究”等中标项目充分反映出近年来我省一些学科雄厚的研究实力。
    五是青年项目中标比重逐年提高。与往年相比,今年我省社科理论工作者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热情显著增强,特别是青年项目申报积极性高涨,今年我省共申报的367项中青年项目有103项,中标8项,其中黑龙江大学青年项目中标5项,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年项目中标1项,东北农业大学青年项目中标1项,省社科院青年项目中标1项。8项中标项目中哲学占2项,哈尔滨师范大学刘爱军副教授申报的“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东北农业大学武卉昕副教授申报的“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历史兴衰”实现了该学科领域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第一次获立青年项目。其余6项,即应用经济1项,政治学1项,法学1项,国际问题研究1项,外国文学1项,语言学1项,这些项目申报人员大多是第一次申报课题且一举中标,这些课题的中标,既反映出我省中青年专家学者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又反映出他们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研究实力。
    附: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名单
 
                                      黑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办公室
                                            2008年7月2日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2007-2015 黑龙江社会科学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本站内容或建立镜象
电话:0451-53635257 邮编:150001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  技术支持:东北网